亚博体彩
新闻
专栏

每经网首页 > 专栏 > 正文

张海英:还有多少荒唐事与土地“有染”?

2010-03-18 03:41:47

张海英

        央企不务正业、房价泡沫、挪用高铁贷款、地方债务危机等等,这么多公共问题都与土地扯在一起,不能不令人深思和忧虑。显而易见,土地问题已经不仅仅影响到中国楼市的健康发展,更影响到了公共交通与地方政府的良性运行。不排除明天或者后天,还有更多与土地纠缠的现象或事件突然出现在公众眼前,让人目瞪口呆。

        先说说“地王”吧。央企一日三夺“地王”之后,立即引发舆论热议,监管部门、相关企业、专家学者都站出来说话了。我注意到,国资委特别重申  “4万亿投资没有一分钱流入楼市”,极力否认舆论的质疑。在不久前发改委负责人首次说这句话时,我就撰文指出这句话漏洞百出。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明确透露,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与房地产业有直接关系的占32%,怎能说“没有一分钱流入楼市”?

        拿走“地王”的央企也辟谣:不需要从4万亿投资中拿钱。我就十分好奇,央企拿地的钱从何而来?据称,央企的钱来自运营收益、银行贷款。但我仍然质疑这种说法。某些央企会不会以京沪高铁这样的名义挪用银行贷款用于土地开发呢?我个人认为值得追问。有关部门不能凭一张嘴来否认4万亿流入楼市,必须要拿出证据,这个证据就是详细的账单。

        专家们纷纷为遏制“地王”献计献策,如限制央企进入楼市拿地,调整土地出让方式等。国资委专家对此指出,禁止央企拿地没有法律依据。但在我看来,既然“国十一条”明确指出  “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就说明是可以禁止的,只是有关部门没有落实这一政策。面对没有法律依据这种尴尬局面,为何不早日完善法律呢?要知道央企争夺“地王”,从去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

        某些企业以京沪高铁的名义获取银行贷款,再用来搞土地开发,必然影响到京沪高铁征地拆迁以及其他事宜。由此我们要问,楼市中的流动资金还有多少是以公共项目的名义获得政策性资金或者银行贷款?这些企业敢于冒用其他名义挪用贷款来搞土地开发,其背后究竟有多少保护伞?相关的监管制度和监管部门为何形同虚设?我认为,不但要处理挪用京沪高铁贷款的相关责任人,还要对京沪高铁这样的重大公共项目逐一审计,查找问题。

        再说卖地还债。地方政府欠债达7.2万亿元,以卖地的方式还债,我认为将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能通过卖地来创收,所以会疯狂借债;由于疯狂借债,所以债务越来越多,卖地越来越疯狂。如此,高房价、高地价就很难有解药来医治,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很难得到矫正。

        在我看来,土地之所以参与制造房价泡沫,与高铁项目贷款被挪用有关,并与地方债务紧紧联系在一起,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许多公共资源,如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被高度垄断,土地资源就成了各种力量争夺和利用的对象;其二,土地资源被地方政府高度垄断,供地节奏、供地计划等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所以地方政府哄抬地价、制造“地王”、卖地还债就不奇怪了;其三,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不合理,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配套,只能利用现有手中的权力和资源了。

        因此,无论是遏制“地王”,还是清理地方债务,都绕不开资源垄断和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这些根本问题。



如需转载请与《亚博体彩 新闻》联系。未经《亚博体彩 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亚博体彩 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